第七百五十二章 文采-《横刀十六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桓氏也是一样,桓冲、桓秘也多次积极献策,一点也不生分。

    两家都宣称是中原故族。

    李跃没有过多干涉,只要没有互相姻亲攀附即可,八王之乱,华夏沦陷,跟桓谢两家关系不大,都是二三流士族,衣冠南渡之后,方才后来居上。

    桓谢两家人才鼎盛,既然降了,李跃就敢用。

    “准。”李跃从其所请,“不过以后要改口了,没有北府军,只有大量将士。”

    “臣一时疏忽,陛下恕罪。”

    吓阻敌军是个技术活,张蚝、刘牢之这些猛将干不来,谢玄最为合适。

    南军本来就是江东的精华,本身就经过了一层裁撤。

    谢玄选拔五千精锐,换上大梁制式盔甲,人皆双马,空马上驮着草人,插着旌旗,马尾缠着树枝,烟尘滚滚的向北而去。

    一同出征的还有桓石虔、檀玄、毛安之、毛虎生、朱绰等江东勇将。

    感觉他们不是去吓阻拓跋什翼健的,而是去玩命的……

    南军新归大梁,都憋着一口气,想要打出声势。

    士卒在三国两晋,地位低下,行同军奴,寻常百姓连女儿都不愿嫁给他们。

    但到了大梁,地位一跃而起,分田、分宅,还有社会地位,有军功爵在身,见地方官吏可以不拜。

   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。

    一系列的激励措施,让这支历史上的强军完成了一次新的淬炼。

    李跃尤其注意对士卒思想上的教育,调派大量鸿胪吏,下放到什,又悉心安置他们的家眷,尽量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。

    大梁皇帝李跃、皇长子李仪、尚书令王猛,以及桓冲、房默等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都出城送行,多制造些声势。

    “江东将士,竟有如此气势!”房默大为感叹。

    李跃心中暗笑,若他知道历史上顶峰阶段的氐秦就是败在这支人马上,不知会作何感想。

    “臣有预感,此去或有意外收获。”王猛抚动长须道。

    “若是如此更好。”李跃其实也有这种预感。

    北军主力鏖战日久,多有疲惫,南军初立,朝气蓬勃。

    虽说给谢玄的任务是吓退拓跋什翼健即可,但也没限制他怎么做。
    第(2/3)页